在8月6日大限来临之际
,中欧争端中欧之间非常大贸易摩擦案——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友好收官。和解
欧盟委员会7月27日宣布中欧已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
,光伏光伏以一个可持续的日韩价格达成新的市场平衡 。自欧盟去年9月启动反倾销调查以来,市场受益市场商务部和中国机电商会组成的短期谈判团队已与欧委会展开多轮磋商,谈判一度破裂。研究今年6月初欧盟做出初裁,中欧争端决定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和解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
。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光伏光伏反倾销税率将会升至47.6% 。日韩
欧盟是市场受益市场中国非常大的光伏出口市场,中国是短期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次谈判结果无疑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研究可谓意义重大 。中欧争端短期看 ,韩国和日本的光伏产业将因此受益。
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韩国在多晶硅的生产方面目前处于大部分国家的优异地位 。韩国对中国多晶硅出口量自2008年开始 ,一路攀升,从第四位升至第二位。虽然韩国参与光伏产品市场的竞争时间较晚 ,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据了解,韩国已把2015年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定在120万千瓦。
受大部分国家光伏产业低迷影响
,韩国光伏产业也正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
,主要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欧光伏产业的纷争能够达成协议 ,对于韩国的光伏产业来说,从短期看,也是有益的。因为中国对于海外多晶硅的进口依赖度是比较高的,韩国是中国较主要的多晶硅进口国之一
,如果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就会对韩国的上游产业形成积较的带动作用。根据7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初裁决定,中方将对美国AEPolysilicon
、MEMC
、Hemlock等多晶硅公司分别征收高达57% 、53.7%和53.3%的惩罚关税,而对韩国供应商征收的关税也只在2.4%至48.7%之间
。如此一来 ,中国对韩国的多晶硅进口势必会增长。
但从长期看,韩国和中国在大部分国家光伏市场上仍然是竞争对手
,韩国起步较晚 ,中国光伏业在大部分国家市场具有较高的占有率和发展潜力
,这无疑将给韩国光伏产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 ,近年来韩国已经采取措施,分别从资金、技术、产额补贴等方面,扶持其国内的太阳能发电企业。比如,资金扶持方面,对太阳能发电设备、零部件生产、设施安装等提供长期的融入资金。技术扶持方面
,对可更新能源的技术开发给予支持,并努力促使核心技术尽早地打破和投入使用
。差额补贴方面,韩国相关部门为太阳能电站卖给国家电网的电价和相关部门公示的标准电价之间的产额提供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