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下旬 ,当最后一缕夕阳隐入青砖马头墙 ,陈山村香江门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的火龙祠堂前骤然亮起千百点星火。村民们肩扛手抬,民俗将香火龙送上巡游之路,盛典龙身起伏间,打造灼灼香火在暮色中划出金色轨迹,乡村宛若星河坠入人间。振兴
这项传承数百年的文化独特民俗,在2013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引擎陈山村委书记李领强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江门近两年来的陈山村香活动现场,均吸引了超过10万游客,火龙已成为鹤山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之一。
陈山村香火龙巡游
此外,盛典除了火龙这个出圈的文化IP,陈山村还手握“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等多张文旅名片,并在去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如今,这座立村700余年的古村落 ,正以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 ,向世人展示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
非遗破圈 :千年龙舞点燃文旅引擎
陈山村人钟爱香火龙,也是为了纪念先祖用计平定叛逆 、保家卫国的历史事迹 ,同时也表达了陈山人除草灭灾 、驱灾辟疫、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
据了解,传统扎龙技艺坚持临场制作,火龙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龙头龙尾以竹筒为架高约5米 ,外包山草蕉皮便于插香;龙身以麻绳铁线为筋,分段扎榕树叶,总长80-100米。近年来还融入烟花表演等元素,参与舞龙者逾百人,配合彩灯队、鼓乐队形成壮丽人文景观。
传统扎龙技艺
巨大的火龙先经龙门里、龙头里 、松园里巡行至陈山村外公路,然后绕至回龙里 ,折入龙湾、龙环、见龙三里 ,返回出发地点。整个巡游约需一小时 。
最盛大的第三晚,数万民众齐聚,火龙周身插万支香火 ,在锣鼓烟花中绕村巡游,龙身火光如星河滚动,最后将龙沉塘寓意“放龙入海” ,继而全村共饮龙酒 ,醒狮武术表演延续至深夜 ,形成祈求丰收安康的民俗盛典。
陈山村火龙文化馆
此外,陈山村还打造了火龙文化馆,以展示图文资料、视频及展出陈山香火龙实体模型等方式 ,介绍陈山香火龙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去年7月,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总执行刘平云教授牵头的广州美术学院“火龙文脉”师生团队还为陈山香火龙量身打造吉祥物“喜龙宝”。
当然 ,陈山村不止有香火龙 。作为“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的故乡,陈山村与广州美术学院建立深度合作,挂牌广州美术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成立李铁夫艺术研究中心。如今,穿行于古巷深处 ,时常可见年轻艺术家在捕捉着属于这片古村落的独特光影。
陈山村是“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的故乡
目前 ,通过托管维护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