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追忆中教至凡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曾教过的厦门六中合唱团学生追念老师的留言。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为音乐而生,厦门至简至纯
高至凡是一个为音乐而生的人,他活得纯粹而简单。这是师高不少他生前朋友给他的共同评价 。
“一个爱音乐的凡星大男孩 。”厦门六中校长欧阳玲至今仍记得初次见到高至凡时的落天籁唱模样。
2016年8月,初心刚刚调任厦门六中校长的欧阳玲,在夏日的酷暑中,看到一个年轻老师满头大汗,哼着歌,蹦跳着出现在她面前。
还没聊几句,追忆中教至凡这名年轻老师就说:“校长,现在合唱团排练的大礼堂是临时场所,我想要个专属的排练厅,让孩子们有空调吹,不那么辛苦 。”
听到这个请求,厦门欧阳玲被打动了。“你先去找想要的师高教室,找到了咱们一起商量怎么改造。”
而当高至凡听到欧阳玲的凡星这个回复,眼里透出了满足和开心。
在高至凡的落天籁唱大学老师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郭伟看来,初心虽然在学业上高至凡的表现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几乎就是为了音乐而生的那种性格,纯粹得让人印象深刻” 。
当别的追忆中教至凡同学在拼命考各种证书,为以后就业焦虑的时候,高至凡却显得有点“离经叛道” 。
“他会和我聊起音乐史,厦门聊起他对各种音乐流派的理解,一聊就是好久,他还会去尝试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锻炼自己全方位的音乐感知能力,他也会去参加各种乐团,不断触摸音乐最新潮流 。”郭伟觉得,师高高至凡在厦门六中能够组建阿卡贝拉乐团,和他的性格分不开。
厦门六中合唱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高至凡觉得合唱是“老派”的艺术,有个性的他总想在音乐上做一些有意思的 、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至凡听到了阿卡贝拉表演,立即被吸引住了。他和多年的音乐搭档徐聪一拍即合,决定用阿卡贝拉的演绎方式,做无伴奏 、多声部的合唱 。
此时,正逢厦门六中初中部合唱团成立,“老高”自告奋勇地找到学校,说他想带孩子们玩阿卡贝拉。
“一开始他们纯粹是出于一种热情,想要把新的表演形式引入校园中,这是校园合唱上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其实阿卡贝拉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内很多合唱团与乐队也都在做,但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配合默契,徐聪负责放手去改编音乐、高至凡负责排练,又不拘泥于传统合唱形式,在图书馆、教室中,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