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持续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中,来自各地的推进146个劳务品牌项目首次集中亮相。为什么要发展劳务品牌?劳务如何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 。
问:什么是品牌培育批叫牌劳务品牌 ?我国劳务品牌整体发展情况如何?
答:劳务品牌是有着鲜明地域标记 、过硬技能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建设劳务标识。这次参展的得响的劳146个劳务品牌多数集中在手工艺制造、建筑 、持续家政服务、推进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劳务有的品牌培育批叫牌已在社会上广为知晓,比如“粤菜师傅”、山西“吕梁山护工”等,建设其他品牌大都也在各自行业或一定区域内拥有一定知名度。得响的劳
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能力强,持续如河南“林州建筑工”从业人员达20万人,推进当地60%的劳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建筑业。一些劳务品牌已经不单是就业名片,还成了城市名片,实现了小品牌大作为。如江苏“盱眙龙虾厨师”延伸为集种养 、物流 、餐饮、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青海“化隆拉面师”扩展为拉面产业 ,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4%来自拉面餐饮相关行业。
我国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已有初步基础 ,但总的来说,全国知名的劳务品牌还不多 。特别是与我国2.86亿农民工总量以及完备的行业门类相比更显不足。同时 ,劳务品牌管理还不够精细 ,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这些都是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问:劳务品牌是如何形成的 ?
答:劳务品牌最初形成具有一定自发性 ,多数以政府主导或因势利导,逐步走向市场。一些地方在建设之初就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如广东成立劳务品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山西吕梁市成立领导小组 ,贵州正安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正安吉他工匠”产业专项发展资金 ,云南剑川县每年筹措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剑川木雕工匠”劳务品牌建设等 。
在品牌建设上,有的立足当地资源 、挖掘当地传统工艺 ,如江苏“扬州三把刀”等;有的结合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 ,如陕西“紫阳修脚师”等;有的依托能人返乡创业 、当地产业项目发展,如吉林“辽源织袜工”等;还有的依托劳务中介等市场机构,如山东“乐陵港务工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