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帮扶将更多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来自广东省审计厅的工作鲁兵于今年7月正式成为驻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帮扶工作队队长。经过一番学习和调研后 ,队聚他和队员们一起 ,链成开始了新一轮的势打色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他表示 ,驻东造特第一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为义合镇的源义业产业集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 ,合镇他们将握紧“接力棒” ,工作继续挖掘义合镇优势资源,队聚推动当地产业成链成群发展 ,链成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势打色农
入驻5个月以来 ,驻东造特他们围绕义合镇“一点双圈三线”的发展规划,推动驻镇帮扶工作开新局——新的番薯品种让试种的农户迎来了一次惊喜的丰产丰收;红色生态文旅新地标已初具雏形,啸仙故里党群教育服务中心顺利建成,啸仙故里审计博物馆建设也进入收尾阶段;连片流转的大片农田、焕然一新的镇村风貌、花开遍野的东江两岸以及大棚里鼓劲生长的灵芝,让工作队和村民们对乡村产业的兴旺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
今年7月 ,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新一批驻镇帮扶工作队正式入驻。
试种番薯新品种,助农户增产增收
“番薯种植效果超出预期!”鲁兵介绍 ,今年8月 ,工作队探索科技助农新模式 。队伍里的科技特派员联合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 ,为义合镇送去了2万株西瓜红和普薯32号番薯苗 ,并免费发放给镇里7个村民小组的村民 ,开展试验种植 。
此前,工作队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义合镇以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要产业,但农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还不够高,产业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村内耕地大多由年长村民耕种 ,种植作物种类单一 ,部分田地因劳动力匮乏而撂荒 ,一年仅种植一季作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鲁兵表示,免费发放番薯种苗 ,既能激发村民参与新作物的试验种植的积极性 ,又能够引导村民把更多的土地利用起来。
“据了解,义合镇以前没有大规模种过这个品种。这次试种产量比较高 ,不少村民都对此感到非常惊喜 !”鲁兵介绍,新品种番薯的收购价为3元/斤,收购方不仅有义合镇的电商平台 ,帮扶单位也会借助消费帮扶的形式进行采购 ,全力确保农户能够实现丰产又丰收。
工作队联合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向义合镇捐赠了番薯苗,在7个村民小组开展试验种植。
为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工作队还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下屯村种植番薯。鲁兵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科技帮扶单位将番薯苗卖给下屯村的“强村公司”河源市啸仙故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用于50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 ,销售番薯的收益归强村公司所有 。“等到番薯种植达到产量目标后,工作队就会给予强村公司一笔奖励,金额与购买番薯苗成本相当,用于补贴买苗费用。”
引进企业流转土地,推动“小田”变”大田“
当前,东源全面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最大限度激活土地资源要素。借此机会 ,工作队也谋划发展现代化、规模化、数字化的农业产业,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近期 ,工作队成功引进河源市联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联种农业”) ,计划在义合镇流转2000亩农业用地,种植水稻新品种和绿色果蔬等。
鲁兵介绍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是河源本地人 ,此前长期从事全市范围内的农资销售工作 ,在各县镇都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在负责人看来,义合镇的农田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联种农业的想法和工作队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