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1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2024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日前公布,厦大学共有10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获奖 ,乔羽青年厦门大学乔羽教授榜上有名。教授奖
据悉,获年化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度中是国化中国化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项 ,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 、厦大学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乔羽青年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 ,教授奖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获年化学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度中截至2024年有382人获奖。国化
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 ,厦大学乔羽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乔羽青年2016至2020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AIST)获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工作。教授奖2021年至今担任厦门大学教授 ,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 ,乔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二次电池相关电化学储能体系表界面机理研究与材料结构设计。他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1000余次,他领导的课题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能源体系“原位-工况”谱学表征系统开发 。他针对二次电池表界面和结构动态演化机制展开机理研究和科学探索 ,在“光谱-能谱-质谱”等多谱学维度 ,通过自主搭建针对电化学储能体系的多模块联用“原位-工况”表征系统,原创性地发现和阐明了一系列重要反应中间产物在相关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独特工作原理 ,为电化学能源体系的材料研发提供了重要设计思路,并以此为指导开发出多种“超越传统”的高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