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国玻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达108万吨,璃纤比上年同期增长44.5%,维及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64万吨,制品比上年同期增长26% ,价格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有望研究良好态势。然而2008年8月份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反弹改变 ,随着全部资金危机的市场不断加深 、全部市场需求减少,国玻以出口为主的璃纤玻璃纤维行业遭到了重创。库存大幅增加 、维及资金占用加大、制品经济效益下滑 ,价格已成为玻璃行业当前存在的有望研究突出问题。
2008年下半年以来 ,反弹房地产投入资金放缓导致的玻璃需求疲软现象愈发显现 。2008年上半年,平板玻璃产量2.75亿重量箱 ,同比增长12.2%,但7~11月仅同比增长5.5%。需求下滑凸显了供给过剩的严重性。由于浮法玻璃生产线放水停产后窑炉基本报废 ,复产时需要重建,成本在5000万元以上 ,因此企业在市场不景气时 ,首先考虑的都是加大降价力度来减少库存,而不会轻易选择停产,从而使得2008年玻璃价格持续走低。
2008年8月份以后 ,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增速减缓 ,导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企业采取了提前冷修、新线延期点火、减产或停产等措施来缓解市场压力 ,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2000~2007年是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增长较快的8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3.6%。然而 ,2008年8月份后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增速急剧下降 ,如2008年11月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9.2% ,出口增长速度下滑之快近年罕见 。从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出口量看,自2008年7月份开始,累计出口增速已连续5个月呈持续下降态势。
虽然2008年7月以后油价快速回落,但需求疲软下的成本降低只是进一步打开了企业的降价空间,盈利能力更趋恶化。2008年9~11月,平板玻璃毛利率7.7% ,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比6~8月下降2.7个百分点,全行业亏损2.8亿元 ,亏损额比6~8月增加85%。
2008年11月以来,需求疲软的局面更加恶化,浮法玻璃价格加速下跌 ,临近年底时,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已较年中下跌30%左右,企业亏损加剧,被迫越来越多地选择放水停产 。据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统计 ,截至2008年12月底,全国停产的浮法玻璃线已达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