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光光伏技术和产品,采取差别化的伏产发电市场准入标准;采取了不强制要求光纤通信、不要求低电压穿越
、品及不要求并网检验等简化并网措施 ,并网标准以保障分布式光伏的准入资讯顺利并网进入6月
,光伏行业新政频发,将双剑指产业整体技术升级缓慢 、升级并网技术标准缺失的行业发展顽疾。近日,国光国家能源局
、伏产发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品及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并网标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外,准入资讯“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也在6月初通过验收
。将双从“制造”和“应用”两方面市场入手,升级我国光伏技术产品和发电并网准入标准将进行双升级。
“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居大部分国家靠前,可这光环的背后靠的是规模化效益
,而不是技术与质量效益 。我国光伏产业如果还是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未来之路将无以为继
。”中国可更新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亟须升级,这已经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此次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循环递进机制的建立
,意味着这将是一场持续而长久的光伏产业淘汰赛。
首轮标准并不高今后还将循环递进
在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方面
,《意见》在光电转换效率和衰减率两大指标上提出了量化标准。其中 ,光伏发电项目新采购的光伏组件应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相关产品技术指标要求
,如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5.5%和16%、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8%等。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19%左右,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是18%左右
。“组件的转换效率在上述电池数据基础上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