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预加工、清平熔制、玻璃长廊产吹泡、品远成型 、销余行业退火 、资讯淬火……昨日10点 ,清平位于合川清平镇的玻璃长廊产重庆市三川玻璃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制作各式各样玻璃瓶 ,品远这些玻璃瓶将出口到印度、销余行业新加坡、资讯泰国、清平沙特阿拉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玻璃长廊产事实上 ,品远清平镇的销余行业玻璃企业不只三川玻璃有限公司一家。合川区区委书记王作安介绍 ,资讯清平镇至今已有54家玻璃企业 ,日产玻璃产品1000吨,年创汇入外部千万美元 。
合川清平镇,工人在车间制作玻璃制品
合川清平镇 ,工作人员在玻璃生产线上工作
清平镇 获评日用玻璃产业基地
从北碚沿仪北路向北行驶约10分钟,便进入清平镇 。群山之间 ,是一个长约10余里的狭长平坝——杨柳坝 。一座座现代化玻璃企业沿着公路绵延十余里
,构成十里玻璃产业长廊 ,玻璃企业外的道路上 ,一辆辆重型卡车已载满各式各样的玻璃产品整装待发
。用不了多久
,这些玻璃产品将被运往非洲、东南亚等地出售
。
“清平镇玻璃产业起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当时依托北碚玻璃器皿厂雄厚的技术实力,大力发展玻璃企业,玻璃产业异军突起
。”王作安称,清平镇位于合川区东部华蓥山片区,是合川华蓥山片区千亿级经济走廊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发展中的重庆玻璃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玻璃器皿之都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6月 ,清平镇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中国日用玻璃协会联合审批,获得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称号。
重开发 产品涵盖2000多个品种
“历经40年发展,清平镇玻璃产业已由原来4家小作坊发展到54家玻璃相关企业,其中,日用玻璃生产企业16户
,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4户,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16家
。产品涵盖保温瓶、酒具、水具、咖啡壶 、工艺品、其他杂件六大类,共2000多个品种
。2013年,玻璃产业工业总产值达43.6亿元,上缴利税1.14亿元,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余人,工资性支出近亿元,成为西南地区非常大日用玻璃产业基地。”合川区清平镇党委书记柳伟表示。
柳伟介绍
,上世纪80年代,清平镇大部分农民都在北碚玻璃器皿厂务工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部分农民逐步走上了管理岗位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农民工开始回到清平镇建玻璃生产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