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光伏2017首届创新领跑解决方案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竞争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刘雨菁在会介绍,已体中国的开花光伏制造业接近80%的产量都在国内,同时也有非常多的行业资金往国外走
。往外走的资讯风险非常多,包括汇率的光伏风险,政治的竞争风险
,如果从大部分国家的已体角度来看,其实非常大的开花风险是在于低价竞争。目前基本在大部分国家范围内,行业特别是资讯在新增需求很大的一些市场,低价竞争已经是光伏一个一体开花的状态。其实在中国,竞争低价竞争也已成为企业的已体主要手段。
据了解 ,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近10年来我国光伏组件的价格从10年前每瓦近50元左右,下降到每瓦4元左右;光伏逆变器价格从10年前每瓦2元左右下降到2毛钱左右;整个光伏系统的价格从10年前每瓦60元左右 ,下降到现在每瓦7元,相应的光伏电价下降了76%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光伏工艺进步和成本下降的目标 ,包括发电成本再降50%以上 ,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3%以上;薄膜转换效率显著提高;若干新型电池初步产业化等。
业界普遍认为 ,光伏企业敢于低价竞争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在不断下跌,致使度电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