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图的隐框设计应首先遵循一定的设计顺序。主要节点应首先设计,玻璃不可不学编号在前,幕墙辅助节点及收边节点靠后设计,干货编号也靠后。行业同时,资讯设计主要节点时,隐框应考虑与辅助节点及收边节点的玻璃不可不学配合 ,尽量减少对辅助节点及收边节点的幕墙特殊处理。
一、干货幕墙节点的行业设计标准
基本原则
A根据幕墙结构及性能的要求,对幕墙的资讯主要部分进行详细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经济的隐框原则。
B应对节点图的玻璃不可不学施工定位 ,与立面图及平面图的幕墙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表述,使节点图具有较高的施工可行性 。
C应根据制图规范及三视图的原来,对节点设计中的参考投影线及投影面进行合理表达 ,增强图面的可读性 。
D将文字标注及引出线摆放整齐 ,合理选用制图比例,使图面表达整洁美观 。
E节点应首先从局部立面图中索引,也可以其它的节点图中索引,但都应标注清楚 。
基本内容
A标准节点部分 。标注横剖节点 ,标注纵剖节点。
B纵剖节点部分 。窗间墙纵剖节点 ,封顶纵剖节点,封底纵剖节点 。
C横剖节点部分。封边横剖节点,转角横剖节点 。
D立柱安装节点部分 。
E横梁与立柱的组装节点部分。
F开启扇五金配件装配图部分。
G铝合金型材断面图部分。
H预埋件加工图部分 。
二 、隐框玻璃幕墙横剖节点讲解
预埋件设计规范
1.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Q235级钢。锚筋应采用HPB235 HPB335或HPB400级热轧钢筋 ,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2.预埋件的受力直锚筋不宜少于4根,且不宜多与4层,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不宜大于25mm 。受减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2根 ,预埋件的锚筋应放置在构件的外排主筋的内侧 。
3.锚板厚度应根据其受力情况按计算确定 ,且宜大于锚筋直径的0.6倍。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c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2倍和20mm的非常大值。
隐框玻璃幕墙横剖节点预埋件讲解
1.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其钢筋的间距b b1和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 c1均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3倍和45mm的非常大值 。
2.对受剪预埋件 ,其锚筋的间距b b1均不应大于300mm,且b1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6倍及70mm的非常大值: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6倍及70mm的胶大值,锚筋的间距b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均不应小于锚筋直径的3倍和45mm的非常大值。
玻璃幕墙构件连接处的连接件、焊缝 、螺栓、铆钉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高层民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连接处的受力螺栓铆钉不应少于2个。每个连接节点不应少于2个锚栓;锚栓直径应通过承载力计算确定 ,并不应小于10mm 。
隐框玻璃幕墙横剖节点结构胶讲解
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规范: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贴宽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3或5.6.4条的规定,宜不应小于7mm;其粘贴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6.5条的规定,且不应小于6mm,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贴宽度宜大于厚度,但不宜大于厚度的2倍.隐框玻璃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贴厚度不应大于12mm 。
隐框玻璃幕墙横剖节点玻璃讲解
1.幕墙玻璃应进行机械磨边处理,磨轮的目数应在180目以上,点支承幕墙玻璃的孔,板边缘均应进行磨边和倒棱,磨边宜细磨 ,倒棱宽度不宜小于1mm。
2.幕墙玻璃之间的拼接胶缝宽度应能满足玻璃和胶的变形要求 ,并不宜小于10mm 。
玻璃设计规范
1.幕墙玻璃的公称厚度应经过强度和刚度运算后确定,单片玻璃 ,中空玻璃的任一片玻璃厚度不宜小于6mm ,夹层玻璃的单片玻璃厚度不宜小于5mm,夹层玻璃 ,中空玻璃的两片玻璃厚度差不应大于3mm。
2.中空玻璃体层厚度不应小于9mm。
三、隐框玻璃幕墙竖剖节点讲解
隐框或半隐框玻璃幕墙 ,没块玻璃的下端宜设置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托条应能承受该分格玻璃的重力荷载作用,且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厚度不应小于2mm ,高度不应超出玻璃外表面。托条上应设置衬垫。
四 、隐框玻璃幕墙横剖节点横梁和立柱讲解
当横梁跨度不大于1.2m时 ,铝合金型材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当横梁跨度大于1.2m时,其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不应小于2.5m 。型材孔壁与螺钉之间直接采用螺纹受力连接时,其局部截面厚度不应小于螺钉的公称直径。
立柱截面主要受力部位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