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代劳式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提升以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人人工智能素养
,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智
记者注意到,素南前者中提到 ,养杜用教育部教育行政部门将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绝使鼓励探索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后者中强调,发布要避免学生的代劳式过度技术依赖,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提升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学人
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记者注意到,工智《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下称《通识教育指南》)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实现从认知启蒙到创新实践的素南素养发展
: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
,养杜用教育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绝使
如何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实践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通识教育指南》提出将人工智能教育与信息科技 、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有机衔接;在教学方法革新方面,大力倡导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互动实践等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活动开展方面
,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 ,将人工智能教育与科技节 、技术挑战、创新项目展评等活动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