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邻省村庄携手开展“资源变资产 、三变资金变股金、光泽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后 ,县山光泽县山头村再造农耕模式,头田引入专业企业,地生实现脱胎换骨的三变蜕变
山头“三变”田地“生金”
□邱盛林 邱洪福 蔡轶丹
金秋收获季节,光泽县寨里镇山头村传出“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的光泽喜讯——这意味着 ,在此开展四年多时间的县山“三变”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头田成绩。
山头村是地生福建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之一,与江西省贵溪市樟坪乡西排村山水相连 。三变2017年底 ,光泽分属闽赣两省的县山两村因携手开展“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头田农民变股东”的地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声名鹊起 。四年多时间过去,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改革又经历了哪些困难 ,取得了什么经验 ?笔者日前走进山头村,一探究竟 。
两省两村一公司
土地是农民的根 。山头村三组的熊建彬全家都在福州做生意,每月有几万元收入 ,可家里6亩承包田却一度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心头之患:不能抛荒,出租又没人要 。
改革之前 ,分属两省的两个村庄都被这种“人走田荒”的阴影所困扰,村民都期盼将抛荒 、半抛荒的田地和路、沟 、渠等资源盘活,统筹耕作经营,让在外的人放心 ,让留守的人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