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团队日前收获一篇Nature论文
,教授究新这也是作山该校威海校区首次领衔在Nature发表论文
。 更值得一提的大团队是,文章的表重磅研两位第一作者钟洪麟、田沛佩都是闻科教授,如此“高配”的学网发表阵容实属少见。 在这篇论文中 ,联袂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团队与国外科学家一起,两位量化了全球过度消费对行星边界越界的教授究新责任,提出将全球消费控制在行星边界预算内的作山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地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大团队理论和数据基础。 “一头牛一年的表重磅研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大约是2.4吨,相当于一辆普通小型轿车每年平均行驶一万公里产生的闻科二氧化碳排放。而从牛肉这种红肉消费转向鸡肉等白肉消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一见面,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宁就以形象化的数据指出人类消费活动对环境影响之大 。  ? 责任究竟归谁家? 早期,学术界对有关碳排放的核算研究集中在生产端。 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优势 ,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外国企业在当地建立工厂进行出口加工。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源源不断的二氧化碳被排向空中。 如果从生产方面划分,这些国家无疑要对碳排放问题承担很大的责任。 但是
,建立工厂的不是本地人
,生产出来的商品绝大部分都出口到发达国家。对于在整个产业链中只是拥有原材料出口和制造工厂身份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后却要承担更多的碳排放责任。 这并不公平。 从2015年开始,“谁是最后使用者谁来承担责任”的声音越来越强,学者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 。 山东大学威海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张宁 、钟洪麟、田沛佩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问题。  钟洪麟(左)
、张宁、田沛佩(右) ? 在全球动荡背景下,能源价格不断攀升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们纷纷提出针对碳排放征税的各种办法。
然而由于收入、消费模式的差异,每个人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责任并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