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俏
编辑/杨洁
12月8日晚间 ,估值有多名柔宇科技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亿独迎至11月底本应该是角兽柔宇科技承诺为员工补发10月份工资的日子 ,但是陷入他们并未收到补发的薪资。
据媒体报道,欠薪由于11月底柔宇科技没有如期补发薪资 ,危机其CEO刘自鸿为此还召开了全员大会 ,年亏和员工们沟通了目前公司的损亿资金状况。在会上他表示 ,柔宇目前公司融资正在进行,科技刻预计12月会有资金进入,估值将在今年12月底或者次年一月发放薪资 ,亿独迎至但仍有不确定性 。角兽
这家头顶“柔性屏独角兽”光环的陷入企业,在去年年底还曾准备冲刺科创板IPO。欠薪2020年底,柔宇科技递交了招股书,但在今年2月份却撤回了上市申请。
一直以来 ,柔宇科技在市场上就备受争议 。一方面,它深受资本“宠爱”,累计获得十多轮融资 、是估值一度将近600亿元的独角兽;另一方面,它却在科技创新能力 、商业化变现能力上备受争议,曾被外界冠以“骗子公司” 、“PPT企业”之称。到底是什么让柔宇科技饱受争议,如今又是什么让它进入了“至暗时刻” ?
陷入欠薪风波
柔宇员工曝出公司“欠薪”事件后,12月9日凌晨 ,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篇文章 :《马斯克追忆破产边缘:每天醒来,在梦中哭了一夜》 。同时 ,他配文表示:“其实,谁都有过不容易 。在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要指望雪中送炭 ,唯一能做的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 。”
(图/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微信)这似乎也是“隐性”承认了 ,柔宇科技正面临艰难的时刻。
12月9日,柔宇科技也正式对外回复称 ,对于拖欠工资的员工 ,公司后期除了补发外,还将给予额外的薪资补偿或期权奖励。
今年10月 ,在某社交平台上 ,就有署名为柔宇科技员工的用户爆料称,“9月份只发了40%的薪资 ,到了10月份,公司就开始正式拖欠全员薪资了” 。该员工还表示 ,柔宇科技在美股上市失败后,“期权说收回就收回了,没有任何补偿”,连年终奖也已经连续两年时间发不出来了。
也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 ,从今年5月份开始 ,柔宇科技已经连续拖欠了他8个月的工资了,该员工还表示,“近一年公司没有生产东西了 。”在人民网上,有网友留言称 ,柔宇科技拖欠近千名员工工资,连“保洁、保安”的工资都没能发出来,已拖欠了近半年。
事实上,柔宇科技的盈利难题早已曝出。
这家2012年成立的高科技公司曾在2020年1月曝出消息称 ,计划在美国上市 ,进行公开募股,筹集约10亿美元资金。但是直到2020年6月,柔宇科技的赴美上市之旅仍迟迟没有动静。
2020年6月底,柔宇科技的市场主体从“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这被市场解读为,柔宇科技已经放弃在美上市的计划,打算改道国内资本市场 。之后,关于柔宇科技上市的消息不断传出 ,但公司从未正面回应过 。
直到2020年12月底 ,柔宇科技披露了招股书 ,正式冲刺科创板 。柔宇科技此次IPO拟募资144.39亿元。按照这次IPO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 ,柔宇科技估值达到578亿元 。
但在招股书中显示,从2017年至去年上半年 ,柔宇科技分别实现营收6472.67万元 、1.09亿元、2.26亿元和1.16亿元 ,3年时间内营收5亿多元,亏损却累计高达32亿元。
但时隔2个月后,在2021年2月10日,柔宇科技冲刺科创板之路也被按下了“停止”键。值得注意的是 ,在其主动撤回IPO申请的前夕,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柔宇科技位列其中。
事后柔宇科技曾发布公告表示,撤回IPO申请是因为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三类股东”等情况。但这次IPO的失败也让外界对柔宇科技的质疑声一度高涨。
颇有戏剧性的是,康美药业案一审宣判后,“独董”身份一时间成了烫手山芋 ,但在距离柔宇折戟科创板已经过去了10个月时间后 ,柔宇科技的独立董事刘姝威却于不久前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公开解释其IPO失败的原因 ,为其“辩解”称 ,公司掌握了国际领先且原创的柔性电子技术 、研发能力较强;并就公司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 ,认为是目前我国解决包含三类股东的公司申请上市的问题还有待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
刘姝威还透露称,柔宇科技目前已经与空中客车、中国中车等企业合作研发,其中空中客车已经与柔宇科技签署了商用交付计划协议 ,未来四年柔宇科技将向空中客车提供约3亿欧元柔性技术解决方案 。
就在此次曝出欠薪事件的一个月前,柔宇科技还通过部分媒体宣布 ,已经签署了一笔总计6亿元的大订单 ,2022年开始陆续出货 ,2年内完成订单交付。但是 ,这笔订单背后的客户,柔宇科技并未透露 。
柔宇科技的“独角兽”光环
柔宇科技是有自己的“高光时刻”的。它在诞生之后 ,就一直带着“斯坦福学霸创业”、“推出全球首台商用可折叠手机”等等耀眼的标签 。
根据公开资料 ,柔宇科技是由美国斯坦福的三名校友刘自鸿、魏鹏和余晓军在2012年创立的。其中刘自鸿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清华大学的学士 、硕士 ,也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
柔宇科技主要生产柔性电子产品,并为客户提供柔性电子解决方案,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 、智能交通 、文娱传媒、智能家居等领域 。目前产品主要有全柔性显示屏、全柔性传感器 、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性智能手写本RoWrite等。
在当年,柔宇押注的“折叠屏”还是个前卫的赛道 。因此,从一开始柔宇科技便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获得了深创投、松禾资本的数千万元融资。公司成立次年 ,柔宇科技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2014年8月 ,柔宇科技发布了厚度仅为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柔宇科技称 ,不同于三星、LG和国内主流OLED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采用的“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柔宇科技自主研发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并将其命名为“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体系 。据柔宇科技介绍,该技术不采用硅材料,可以降低设备的投资成本 ,并提高全柔性屏的良品率。
2018年10月,柔宇科技发布了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并宣布于2019年一季度量产出货 。有意思的是,在2019年1月小米双折叠屏手机发布后,柔宇科技包括刘自鸿在内的多位高管还为此公开怼小米“拿别人的概念炒作” ,双方一时陷入口水战之中 。
柔宇的技术光环 ,也由此吸引了更多资本的关注。在2020年5月,柔宇科技完成了光证中丽、顺丰控股 、中铁大成投资的3亿美元的F轮融资。天眼查APP显示,截至目前 ,柔宇科技已经融资13轮 ,除了深创投 、松禾资本外,包括IDG资本、中信资本等近40家明星机构也纷纷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