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D343E88132'></code><style id='D343E88132'></style>
    • <acronym id='D343E88132'></acronym>
      <center id='D343E88132'><center id='D343E88132'><tfoot id='D343E88132'></tfoot></center><abbr id='D343E88132'><dir id='D343E88132'><tfoot id='D343E88132'></tfoot><noframes id='D343E88132'>

    • <optgroup id='D343E88132'><strike id='D343E88132'><sup id='D343E88132'></sup></strike><code id='D343E88132'></code></optgroup>
        1. <b id='D343E88132'><label id='D343E88132'><select id='D343E88132'><dt id='D343E88132'><span id='D343E88132'></span></dt></select></label></b><u id='D343E88132'></u>
          <i id='D343E88132'><strike id='D343E88132'><tt id='D343E88132'><pre id='D343E88132'></pre></tt></strike></i>

          嘉盛财经网
          嘉盛财经网

          周宁 :敬老摄影百村行 为山村老人定格“最美笑容” 老人免费为老人们拍摄肖像

          来源: 发表时间:2025-10-05 15:41:25

          周宁:敬老摄影百村行 为山村老人定格“最美笑容”

          拍照前 ,最美笑容志愿者为老人梳妆打扮。周宁(周宁摄影家协会供图)

          “奶奶,敬老微微抬头,摄影山村来,百村看镜头!老人”“来,定格笑一笑,最美笑容很好 !周宁”随着“咔嚓”快门声响 ,敬老老人精神矍铄的摄影山村模样就定格了。

          循着春的百村脚步  ,周宁县“岁月年轮”敬老摄影百村行志愿服务走进浦源镇龙住院村,老人免费为老人们拍摄肖像,定格寂静的最美笑容小山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

          为满足边远山村老人需求 ,2020年 ,周宁县委宣传部 、县文联牵头启动“岁月年轮”敬老摄影百村行志愿服务项目,成立敬老摄影志愿服务队 ,多方统筹 ,整合各类资源 ,把摄影棚搬到村民家门口。两年多来,志愿者们已定格下4000多名乡村老人的“最美笑容”  。

          “我为群众办实事”

          计划走遍140个村

          作为山区县 ,周宁部分村落规模小、布局散、路程远 ,年轻人纷纷外出,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140个建制村 ,70岁以上老人有1万多名 。

          “‘最后一张照片’的分量  ,在农村老人的心里是沉甸甸的  。但是很多偏远村庄的留守老人除了身份证外 ,几乎没有拍过一张像样的照片  ,去世了都找不到一张体面照片可用。”说起活动的初衷 ,“岁月年轮”项目召集人李洪元感慨万分。

          为此,周宁县“集结”一批既有专业技能 ,又有较高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的机关干部、摄影协会会员,成立了敬老摄影志愿服务队 ,免费为全县70岁以上老人拍摄肖像 。同时,县委宣传部将其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提供车辆、后勤 、耗材等充足保障。

          2020年10月 ,“岁月年轮”项目正式启动 。竖起背景板 ,放一张板凳,一个简易的室外摄影棚在李墩镇东山村搭起来了 。不少年近八旬的老人听说有志愿者免费拍照 ,个个都做了精心装扮 ,早早来到现场。

          拍摄中,摄影师们或弯腰为老人整理衣帽 ,或耐心帮助调整拍照姿势 。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 ,志愿者们更是服务到家——带着摄影器材上门拍摄,满足每一位老人的需求。

          照片拍摄完毕  ,志愿者们对照片进行精心筛选 、调色修图,再用随身携带的小型打印机打印出来,细心配上相框,送到老人们手里 。“平时很少拍照片,拍得真好呀 !”拿着相框,看着照片里的自己 ,陈友金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

          活动初始  ,志愿服务队制定了周密的服务方案 ,计划在5年内走遍全县140个村,并优先选择位置偏僻 、交通不便的村落开展服务,让最困难的群体最先得到服务 ,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人”“人不漏照” 。

          狮城镇洋尾村 、咸村镇茶广村 、浦源镇萌源村……两年多来 ,志愿服务队翻山越岭 ,走过了9个乡镇60个村落 ,已为4000多名老人免费拍摄照片 。

          从“50后”到“00后”

          志愿者找到自我价值

          “星期六到咸村镇樟源等村开展‘岁月年轮’敬老摄影百村行活动,需要5人参加……”上周五 ,“周宁县摄影志愿者”微信群发出志愿者“召集令”,大家纷纷接龙报名 。

          今年71岁的摄影爱好者陈凤禧是报名者之一。“我喜欢摄影 ,为老人们拍照,让我觉得退休生活充实而快乐 。”陈凤禧笑着说。“岁月年轮”项目启动之初,他便加入了志愿服务队,每当有需要,总是第一时间响应。

          从10余人到40多人,从“50后”到“00后”,两年多来 ,志愿者队伍日渐壮大 。他们来自各个行业,有摄影师叶先设 、郑文锋、魏孙亮 ,有驿站老板叶文珍,有医生钟鸣威……

          “每次看到八九十岁的老人 ,在大相框里看到自己的照片 ,脸上笑成一朵花时 ,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志愿者黄舒婕说。

          志愿服务期间,黄舒婕经常遇到暖心的瞬间 。李墩镇东山村,90多岁的陈奶奶只身徒步半小时赶来拍照;咸村镇洋中村,70多岁的孙爷爷拍摄完,急匆匆赶回家中带90多岁的老母亲前来拍照……这些场景给了她和同伴坚持下去的动力 。

          2021年 ,“岁月年轮”项目还吸引了著名摄影家 、希望工程《大眼睛》拍摄者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原副主席解海龙“入队” 。他深入李墩镇楼坪村、礼门乡常源村、七步镇象运村 ,为百岁老兵肖宜文、“造林大户”黄振芳等拍摄肖像。

          如今 ,每月的公益摄影活动 ,成为“岁月年轮”敬老摄影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常规动作 。“两年多的奔波,我们越来越觉得这件事意义重大。未来 ,我们仍然会继续走下去 ,组建多支敬老摄影志愿服务小分队,用更少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服务。”周宁县文联主席、“岁月年轮”项目发起人魏爱花说。(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郑文敏)

          相关栏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