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人的记忆里,少不了观看采茶戏的粤北经历 。那有本土特色的采茶剧情 、诙谐有趣的戏客唱词,抑扬顿挫的家人剧唱腔 ,常常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味喜
粤北采茶戏又称唱花灯、粤北唱花鼓、采茶采茶、戏客大茶戏 、家人剧采茶戏,味喜是在群众欢度节庆时的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民间小戏剧种 。其流行于粤北地区和粤东地区,原有南雄灯子 、韶南大茶和连阳调子三种派别,都用粤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后逐渐交融 ,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
据载,清朝乾隆 、嘉庆年间,粤北和粤东北流行唱采茶。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 、灯班 、大茶班,划地作场,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登场表演 ,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后来艺人加以改进 ,或从生活中提炼,或模拟飞禽走兽形态 ,或借鉴民间武术 ,或向大剧种学习 ,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