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罗昱伦 通讯员 饶丽英)顶着炎炎烈日 ,建宁农民们肩扛装有三四十斤药液的科学喷雾器 ,穿梭于田间地头,植保为农作物治病杀虫 ,安全这曾是高效农忙时节的写照。除了承受腰酸背痛的建宁辛劳,植保过程中还面临农药中毒的科学风险。
作为农业大县 ,植保建宁县常年稳定保持15万亩以上的安全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农药在保障农作物高产稳产方面扮演关键角色。高效如何在植保中更好提升作业效率 ,建宁保障农民安全?科学近年来 ,当地通过引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植保加大科学植保宣传力度 ,安全不仅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率,高效也为守护农民安全“再上一把锁”。
植保安全隐忧存
日前 ,在建宁县里心镇花排村,果农李崇芳正在工具房内收拾行装,为下田植保做准备 。
“收到县农业农村局公众号发来的《病虫情报》,打算趁着晴好天气 ,按照上面的防治方法,为果树喷喷药、防防虫 。”他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装备:一件密不透风的塑料雨衣、一双发硬的橡胶雨鞋 、一只薄而软的纱布口罩。
“雨衣是农药店主送的,口罩和雨鞋都是自己上街买的,但都不太好用。”李崇芳说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较实用的防护装备,本地市场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