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1257939857'></code><style id='1257939857'></style>
    • <acronym id='1257939857'></acronym>
      <center id='1257939857'><center id='1257939857'><tfoot id='1257939857'></tfoot></center><abbr id='1257939857'><dir id='1257939857'><tfoot id='1257939857'></tfoot><noframes id='1257939857'>

    • <optgroup id='1257939857'><strike id='1257939857'><sup id='1257939857'></sup></strike><code id='1257939857'></code></optgroup>
        1. <b id='1257939857'><label id='1257939857'><select id='1257939857'><dt id='1257939857'><span id='1257939857'></span></dt></select></label></b><u id='1257939857'></u>
          <i id='1257939857'><strike id='1257939857'><tt id='1257939857'><pre id='1257939857'></pre></tt></strike></i>

          嘉盛财经网
          嘉盛财经网

          “分布式发电”蛋糕变大 光伏企业吁求落实配套政策,行业资讯 套政业内人士也表示

          来源: 发表时间:2025-10-05 15:46:54

          光伏行业在受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分布伏企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的式发实配“内外夹击”下,国家能源局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蛋大光通知让行业见到了久违的“曙光” 。不过 ,糕变这种救市仍然使企业感到“心里没底”:心忧电费与补贴能否及时到位 、业吁业资地方执行政策力度以及政策持续性等问题。求落
            
            对此,套政业内人士也表示 ,策行我国在可更新能源发电方面长期积累下来的分布伏企问题众多  ,这让企业对国内市场一直持谨慎态度,式发实配如果配套的电蛋大光政策能尽快下发,并监督执行,糕变国内光伏市场才能真实发展起来。业吁业资
            
            国内市场现转机
            
            国家能源局推出《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求落通知》的消息让沉寂已久的光伏市场“兴奋不已” ,这被认为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套政意义重大。
            
            “现在光伏组件的价格不断下降 ,光伏电站的应用成本已经比较低了  ,相关部门在大部分省区进行推广和普及 ,在目前的行业背景下  ,能够扩大市场应用 ,对整个行业来说有非常积较的作用。”晶科能源重要地位执行官陈康平昨日接受《靠前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企业非常欢迎这样的政策出台 。
            
            一个月之内,国家能源局将“十二五”分布式发电规划从10GW提高到15GW 。同时,表示会“对分布式的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 ,对自发自用电量和多余上网电量实行统一补贴标准。项目的总发电量、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计量和代发补贴”。这些已显示出国家力主“救市”的力度 。
            
            “分布式发电” ,是指发电功率较小的模块化、分散式  ,布置在用户附近的效率高 、可靠的发电单元。
            
            我国的光伏发电 ,通常以建设大型地面电站和太阳能屋顶工程为主 ,两大工程均面临并网运行管理的难题。从此次政策看 ,建设分布式发电能较好地就地消纳光伏发电 ,这对产能严重过剩的国内光伏市场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因为分布式发电的通知才刚出来  ,我相信会在之前‘金太阳’以及西部电站建设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完善。”陈康平表示 。
            
            企业仍有疑虑
            
            分布式利用是光伏发电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现行的电力体制和价格机制与之尚不适应,巨大的市场空间难以释放。因此,这一从未有过的“救市”政策并没有使光伏企业打消顾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业人士认为:“政策归政策,实际上  ,很多时候地方并不能完全执行起来;另外 ,补贴以及发电的电费能不能及时到位 ,这些都是问题,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 、成本回收和可持续发展。”
            
            他有些无奈地表示:“现在国内市场已经超过了德国 ,但整个市场还是发展缓慢 ,企业还是愿意把钱砸到德国去 ,这与国外政策稳定、补贴能及时到位有关 。”
            
            上述光伏企业人士的担心,正是我国在发展可更新能源发电方面留下的问题之一。弘亚世代副总裁刘文平介绍 ,可更新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已从今年开始确定为8厘/千瓦时,每年可更新能源设立资金能收300亿~400亿元,虽然能满足补贴所需 ,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电价补贴被拖欠情况仍然严重。
            
            “这8厘钱是从今年开始收的 ,之前都是收2~4厘钱 ,因此之前的可更新能源设立资金根本不够。虽然现在够用,但因为还要补之前欠下的账,因此从2010年开始,很多风电、光伏企业的补贴就没拿到。”刘文平说 。
            
            从2006年起 ,我国可更新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为每千瓦时4厘钱  ,每年征收金额100亿元左右  。随着可更新能源发电迅猛发展 ,可更新能源电价附加资金已入不敷出 。2010年度,缺口20亿元左右;2011年缺口则高达100亿元左右。
            
            国家能源局还表示:“将根据相关人士评审结果确定并批复示范区名单及实施方案 。电网企业按批复的示范区实施方案落实相应电网接入和并网服务。”
            
            日前,有报道称  ,《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的审批稿已上报国家层面 ,其核心内容是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权限下放地方电网,以及并网费用由电网公司承担 。若通过 ,我国光伏并网难题将获重大打破 ,但随之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让行业人士担忧。
            
            “权力下放了,但是地方电网没有并网的动力 ,因此可能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寻租空间。”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 。

          相关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