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1月1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林传仁 葛少华)时值初冬,村改走进邵武市和平镇进贤村 ,名进古色古香的贤村乡村建筑和光滑平整的石板路相互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古画之中 。助力振兴尽管气候转凉,农文这里游客还是旅融络绎不绝 ,特别是合和“进贤集市”,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采购。村改
进贤村地处邵武市西南部 ,名进距城区约45公里,贤村乡村自然生态优良 ,助力振兴田园风光秀美,农文人文底蕴深厚 ,旅融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合和是村改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也是世遗1号风景道上的重要节点。近年来,进贤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整合、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助力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 。
巧用文化底蕴
进贤村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至今仍完好保存黄氏峭公祠 、惠安祠、进贤老街、廖氏宗祠、赵氏宗祠等历史文化古迹 。
“进贤村原名坎头村 。我们村历史上曾经出了73名进士,有过‘进贤里’的美称 。充分盘活当地文化资源 ,就是要先让我们村拥有响当当的名称 。”进贤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傅香兰告诉记者,为了让进贤村的历史文化得到广泛认同,在多方的努力下 ,去年11月,村名更改得到了正式批准,由“坎头村”变为“进贤村”,更加凸显了村子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 。
近年来,进贤村与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深度合作,以其“文化定桩”工作方法为指导,深度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空间,推动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 。
“我们在杨教授的指导下,精心保护和利用黄峭宗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