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
4月,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的葚丨桑葚迎来采摘季的尾声,桑葚园里仍是村⑩一派热闹丰收景象 。枝头上果肉丰盈的金招牌紫黑色桑葚被农户小心翼翼摘下,它们将被送到金灶镇特色果品中心进行分拣 ,驻潮灶镇驻千镇万最后经由冷链运输运往大江南北,阳金业擦最快48小时就可以到达新疆、工作黑龙江和内蒙古 。队开单农
从售价低、启订品质参差不齐到品质优良 、被市场追捧,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帮扶单位组成的驻金灶镇帮扶工作队正在书写这场华丽的“桑葚实践”。2024年7月 ,第二轮驻镇工作队入驻金灶 ,从第一轮工作队手中接过接力棒,在队长林泽丹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桑葚产销难题迎刃而解,助力金灶镇走出了一条扎根农田、产销结合的产业帮扶道路 。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金灶镇工作队合照。
订单农业更新2.0版本
“出走”企业“回心转意”
作为潮汕地区特色水果的主产地和重要集散地,金灶镇素有“百果之乡”的美誉 ,盛产桑葚、杨梅和油柑等水果,其中桑葚种植面积约1.3万亩 ,年产量约3.25万吨 。2021年 ,第一轮工作队进驻时 ,金灶镇的水果种植模式多为零散的小农作业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户们大多只能“听天由命 ,看天吃饭”。
后来,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的支持下,第一轮工作队协调深汕两地企业引进订单农业模式——合作企业预订农户果园 ,免费提供农药和技术引导 ,农户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管理 ,再由企业负责保底收购 。喜茶(深圳)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合作企业之一。这种“订多少种多少”的模式解决了以往“种了卖不掉”的难题 。但好景不长,农户种植分散 、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金灶镇整体桑葚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农药残留超标、以次充好等情况,喜茶等企业决定终止合作。
为解决桑葚产销两端难题 ,林泽丹带领新一批工作队深入各村调研,了解果农们遇到的困难。桑葚保鲜期短,未进行保鲜处理的桑果在常温下半天时间内就会开始霉变 。他介绍,过去,金灶镇的果农担心桑葚卖不出去,“只能以一块多一斤的价格卖给收购商” 。销路和保鲜问题是桑葚果农最头疼的问题 。
林泽丹和队员们于是决定升级订单农业模式 ,探索“2.0版本”。“包园反聘农户”便是他们的一项尝试——合作企业高价承包农户桑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