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怪圈时间 ,天然气价格再次迎来下调。气陷
近日,展行有媒体报道称 ,业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经研究天然气价格的怪圈下调方案 ,调价有望在10月1日实施,气陷但具体的展行调价幅度还在商讨中。
值得一提的业资是,早在2015年4月份
,怪圈发改委将增量气的气陷较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
,存量气价格提高0.04元
,展行非民用天然气价格实现并轨 。业资
据公开资料显示,怪圈2015年一季度,气陷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502亿立方米,展行同比仅增长4.8% ,而国内天然气产量为3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天然气进口量160亿立方米
,同比增加16.5%。2015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906亿立方米 ,增长2.1%
。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国内产量及进口量的增速已经超越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虽然天然气是优异资源,纵观近几年的天然气发展,从2013年开始
,天然气发展似乎进入了“怪圈”。上游产能发展较快
,而需求却逐渐放缓,导致过剩
。同年7月份,我国天然气实行价格改变后,天然气价格上涨较快 ,其优势也已不复存在 。
近些年来
,我国在能源方面,一直出台相关政策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为的是能够降低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对于进口能源结构,国家也一直进行调整。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在控制进口能源价格方面
,也显示了国内天然气价格仍存在下调空间 。加上全部油价持续走低压低了全部天然气价格,国内气价下调势在必行
。
有媒体报道 ,生产企业由以前的“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供求关系发生大逆转,我国天然气“气荒”陡然变“荒气” 。
业内观察者认为 ,天然气供过于求的形势已经到来,这种情形可能会持续到2020年
,而且过剩的量在300亿到400亿方左右。
缘何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气荒变荒气”呢 ?“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较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放缓导致天然气供应过剩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数使用天然气的行业对气价比较敏感,国内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使部分用户难以承受 ,因此选择少用或不用 ,对天然气需求造成部分影响,此外油价的持续走低也使天然气逐渐失去价格优势
。
面对天然气供过于求的现状,宋智晨表示
,国家应通过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来改变行业供过于求的现状。首先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
,应促进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使用 ,加快“煤改气”工程进度;另外
,要针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有关企业应采取积较措施进行降价
,而不是完全依赖市场调节。同时
,也可以在交通领域扩大天然气的使用 ,创造需求增量
。
有相关人士称,交通用气改造速度简便,又能减轻机动车污染问题,从现实角度看较为可行
。
同时记者注意到,根据我国相关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