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刚讲完折叠屏手机材料变革大潮中PI对玻璃材料的玻璃革命性颠覆,玻璃材料就已经重整大军 ,帝国叠玻气势汹汹地反扑回来 。反击
2019年11月,战折外媒有消息称三星公司已经与其供货商Dowoo Insys签订超薄玻璃协议,璃经流用于未来可折叠设备,验交三星还将其在该公司的玻璃股份增加到27.7%,成为第1大股东。帝国叠玻12月9日,反击三星又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Samsung Ultra Thin Glass” ,战折“Samsung UTG”,璃经流“UTG”三项商标。验交近日已经频频有网媒报道称三星将于2月发布的玻璃Galaxy Fold 2上使用了超薄玻璃盖板屏幕 。12月又有媒体爆料称,帝国叠玻华为明年3月发布的反击Mate Xs也将使用超薄折叠玻璃盖板。一时间,折叠玻璃风光无限,大有将CPI材料掐死在襁褓间的气势。
折叠玻璃原理
显示盖板常用的铝硅酸盐玻璃主体结构是硅酸盐骨架 ,这样的刚性结构在弯曲时 ,横截面上的非常大弯曲正应力会作用在距中性轴远端的点上 ,断裂一般会从这一点附近开始。但当玻璃薄到一定程度(<0.1mm)时,上下表面与中性轴所在层足够接近 ,整个弯曲部分距中性轴远端的点所受正应力也不足以造成硅酸盐骨架的断裂而形成形变时,玻璃在宏观上就能表现出可反复弯折的特性 。
在玻璃实际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在表面和内部形成许多微裂纹,这些微裂纹在外力作用时会进一步扩展,降低了超薄玻璃耐弯折以及抗摔、抗冲击的能力 。
目前业界解决这些微裂纹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法 ,在一定温度下 ,把熔融成型后含有小半径碱金属离子(一般是钠离子)的玻璃沉浸在含有大半径碱金属离子(如钾离子)的熔盐中 ,通过离子扩散,在玻璃表层“挤塞”进大离子,形成表面压应力层,清理或舒缓微裂纹的扩展 ,使玻璃的耐弯折能力和机械强度显著提高 。
离子交换法近年来在非折叠玻璃盖板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康宁的大猩猩®玻璃和旭硝子的龙迹®玻璃等都使用了这类技术。折叠玻璃主要是通过对现有成型工艺和离子交换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制造出更薄 、微裂纹更少 、应力分布更均匀的玻璃,以实现耐反复弯折的能力和高的机械性能 。
折叠玻璃开发情况
2008年FPD International 2008上 ,日本电气硝子展出了仅50μm厚的无碱玻璃底板 ,采用溢流法制成,可以卷成大卷。
2012年美国显示周及SID年会上 ,美国康宁公司发布了Willow Glass玻璃,厚度0.1mm,可以来回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