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香芋 、北乡马蹄、韶关实施黄金柰李、农业南雄板鸭、全产长坝沙田柚 、业链翁源三华李、培育新丰佛手瓜 、工程丨广火山粉葛 、东两马坝油粘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十业千亿自然条件 ,韶关的韶关实施“土特产”数不胜数、遍地开花,农业每个县(市 、全产区)都拥有极具地方特色 、业链品质优良的培育农产品。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工程丨广发展县域经济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
1月15日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在当天下午韶关市代表团举行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上 ,韶关市市长陈志清表示,韶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地,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久久为功做好“土特产”文章。如今 ,全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 、2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产业园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建成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15个 ,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1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3个、居全省第一 ,“粤字号”农业品牌产品217个、居全省第三。25个品类的优质农产品出口欧美 、东南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
陈志清介绍,近年来,韶关充分依托资源禀赋优势,编制发展特色农业“一清单两图两表两平台”,引导各镇村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种养业 ,逐步将粮食、茶叶、畜禽 、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 、渔业、中草药、竹子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成千亿级增收共富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着力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极大促进了镇村和群众增收致富 ,全市1205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 。
如何通过品牌科学打造,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韶关以建好用好1个国家级和2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