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鸡不成宴",这句流传千年的赛道俗语,道出了中国人对鸡肉的科企独特情结 。
在中国年消费超30亿只黄羽肉鸡的携手市场中 ,广东以年消费10亿只的育良规模占据全国四分之一份额。然而,种打造岭随着冰鲜鸡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南黄5%跃升至2024年的40% ,传统活禽养殖模式面临转型阵痛 。鸡亿消费者对屠宰后胴体外观均一性、黄金食品安全性及养殖效率的要求,倒逼产业向科技育种要答案。
在此背景下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科所”)与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集团智威公司”)联合培育的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 ,以其卓越的品质 、抗病力和市场竞争力脱颖而出,成为黄羽肉鸡种业的标杆 。据悉 ,该品种攻克了行业三大核心难题——胴体肤色不均、性别利用率低下、种源疾病隐患,成为我国黄羽肉鸡种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式成果。
父母代公母鸡照片
消费迭代:研发冰鲜鸡市场“制胜法宝”
传统黄羽肉鸡因羽色杂乱 、屠宰后胴体肤色不均 ,难以满足冰鲜渠道标准化需求。岭南黄鸡5号通过胴体肤色均一 、胡须生物标签等遗传改良技术,不仅肉质鲜美 ,还让脱毛后的冰鲜鸡外观更易辨识 ,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好鸡”的需求 。这一品种已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标志着黄羽肉鸡育种技术再上新台阶 ,推动活鸡向冰鲜产品的结构性转型。
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也是绿色养殖的典范 。该品种父母代种鸡体型矮小 ,因而饲料消耗少 、产蛋性能好,全期料蛋比同类品种低4-10% ,商品代肉鸡上市体重比同类品种重8-10%,是目前市场上长速最快的中速麻黄品种 ,正符合节粮增效 、降碳减排的绿色农业要求。
岭南黄鸡配套系也攻克了性别利用率“困局”。传统黄羽肉鸡因公母生长差异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岭南黄鸡5号母鸡60-70日龄达1.8kg,适配华南地区“中速型”市场需求;公鸡80日龄突破2.5kg,满足西南“大体型”消费偏好。 这一技术使单性别利用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87% ,较传统品种增效50% 。以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为代表的黄羽、黄脚、黄皮公鸡已成为我国云贵川渝等西南区域超过50%市场份额的主导型品种 ,一改西南市场青脚公鸡独占市场的格局。
从技术优势到市场胜势,再到消费认可。该品种市场适应范围广,既可适应脱温类、屠宰类、活鸡类等多种形式消费产品需求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 ,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年可推广父母代种鸡100万套,单品种肉鸡年推广量超过1亿只,全国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左右 ,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名优“致富鸡”。
商品代母鸡照片
科技突围 :创新黄羽肉鸡自主“种业芯片
岭南黄鸡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科研力量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结晶。
2003年动科所与智威公司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 。双方携手攻克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 ,先后成功培育出国家审定黄羽肉鸡新配套系I、II、3号 。其中配套系“岭南黄鸡3号” ,种鸡的产蛋量提高了一倍,蛋耗料也降低了近一半 ,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种苗成本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适用于黄羽肉鸡的种源疾病净化技术,使德康集团智威公司种鸡场的支原体感染率从10%降至0.5%以下,鸡苗质量行业领先。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让岭南黄鸡深深烙下了“抗病力强”的标签 。
双方创新“保以致用 ,以用促保”的种质资源保护模式 ,将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例如 ,通过惠阳胡须鸡国家级保种场,不仅保存了这一濒危品种,更将其优良基因导入商业育种,培育出“岭南黄鸡”系列的标志性性状。这种“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模式 ,为全国种业安全提供了“广东方案”。
目前“岭南黄”系列配套系是广东省唯一的肉鸡类主导品种 ,也是国家农业主导品种 ,近20年以来一直引领着黄羽肉鸡育种方向 ,良种覆盖至广东 、广西、湖南 、山东 、新疆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通过产业化平台年推广600多万套父母代种鸡(全国年需要量约3900万套),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社会出栏商品肉鸡超7亿只 ,每年对社会贡献产值达175亿元。
双向奔赴:打造科企合作“示范样板”
依托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前沿技术,动科所家禽育种与生产研究室团队科技支撑德康集团智威公司一步步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将生产实践中的痛点(如品种同质化、屠宰适应性差)转化为科研课题 。双方联合攻关的10余项省级以上项目,累计转化成果超千万元,形成“需求-研发-应用”的闭环创新链。解决了长天龄肉鸡选育、均匀度控制等技术难题。同时,科研人员深入养殖基地,优化生物安全体系 ,实现疫病防控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跨越 。
据悉 ,以岭南黄鸡产业为核心 ,德康集团智威公司在开平 、清远等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 ,集聚饲料加工、冷链物流 、食品加工等上下游企业23家,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合作农户年均增收4.2万元 ,相关经验写入广东省乡村振兴白皮书 。
当岭南黄鸡5号以每年1.2亿只鸡苗的推广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场始于实验室的味觉革命正书写着多重价值 :在消费者端,实现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的品质跃迁;在产业端 ,构建起每只鸡可追溯 、每粒料可计算的数字农业新模式;在国家战略层面,筑牢种业安全防线,为全球禽类种质资源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并终将在亿万消费者的餐桌上 ,成就一个属于中国种业的新时代 。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