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外面买的不一样,品质也非常稳定。展边”在广东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体验馆,疆团市民欧女士又来回购新疆果干
。新颜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的党建红枣果干、五十四团的引领油莎豆产品,一直都是促发场焕销售榜上的热门商品。
在兵团第三师的展边四十五团和五十四团有一支广东援疆的小分队 ,属于广东援疆驻兵团三师的疆团第三支部(以下简称”第三支部“),在短短的新颜两年间,他们凭借这小小的党建枣和豆,带动当地群众走出了一条“组织强 、引领产业兴、促发场焕百姓富”的振兴之路。
够量!放大优势强链补链延链
在兵团第三师四十五团前进垦区工业园区起步区,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一颗颗饱满的红枣进行等级筛选、清洗、烘干、打包 ,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这个当年建设、当年竣工 、当年达效的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园 ,正成为当地发展富民的“红色”引擎。
刚到四十五团时 ,来自江门的援疆干部曹志明和何汉森被当地大面积种植红枣的场面所震撼 ,可这么好的红枣为什么卖不起价呢 ?带着这个问题,他们先后走访调研团镇辖区连队、企业 ,发现本地初级产品占比过高,深加工能力滞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区域公共品牌标识度严重不足 ,红枣产业链延伸与附加值提升方面存在挑战 。
“针对当地红枣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支部主动与团镇干部打出组合拳,组织职工群众规模化种植 ,邀请农技专家指导培训 ,推动统一标准化种植 ,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提高效率。同时 ,以红枣 、苹果、香梨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 ,建设‘叶河明珠’四十五团区域公共品牌 ,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文化特征突出的优质产品 ,破解有产品无品牌的问题 。”曹志明介绍。
2024年 ,借助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在四十五团打造兵团级产业园的契机,曹志明等积极争取了援疆资金4000万元 ,用于支持前进垦区工业园的第三师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建设项目,为当地新建了综合楼、仓库、冷库及附属用房各1座,并配套完整公共设施,加快红枣的产业化,实现了精深加工、包装、物流、冷链仓储无缝衔接 。
“物流成本有降低、产品品质与新鲜度有保证 、销售终端有控制,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实现了农副产品保值增值。”曹志明略带自豪地说道。截至目前,已有3家红枣加工企业落地园区 ,代加工红枣6000吨。四十五团镇及周边团场、乡镇优质林果、棉花、辣椒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也得以充分利用,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