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机制不断升级中。空壳公司
11月19日,沪深沪深两市同步披露了上市公司相关指南 。两市上交所发布的年底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2号—财务类退市指标:营业收入扣除》 、《科创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业务指南第9号—财务类退市指标 :营业收入扣除》(以下统称《指南》),出台深交所发布的指南钟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12号——营业收入扣除相关事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13号——营业收入扣除相关事项》 。精准家上年底前推出,打击威慑力可想而知。市公司敲市
据上交所称 ,响退为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 ,空壳公司进一步完善市场化 、沪深法治化退出机制 ,两市净化资本市场生态,年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出台上交所于2020年实施了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并于2020年底发布退市新规 。
退市新规在财务类退市指标方面 ,新增了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组合财务指标 ,目的是更为精准地刻画描述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力求出清空壳公司 。在适用该指标时,退市新规明确营业收入扣除项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 ,并要求公司在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时 ,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营业收入扣除情况及扣除后的营业收入金额,年审会计师应当对营业收入扣除是否准确出具专项核查意见 。
为规范上述两类收入的扣除口径,同时明确监管要求 ,2021年4月 ,上交所向上市公司及年报审计机构发布了《关于落实退市新规中营业收入扣除相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发布以来 ,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达到预期效果。2020年年报披露后,沪市共有42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25家因触及新增的财务类退市指标被实施*ST 。2021年是退市新规执行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统一执行标准,上交所总结2020年上市公司年报营业收入扣除情况和监管经验,在《通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并修订了营业收入扣除标准,制定了《指南》 ,经向全体上市公司与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审计机构征求意见 ,现正式对市场公开发布。
上交所提醒 ,根据退市新规,2021年年报披露后 ,上市公司若首次触及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财务类退市指标 ,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即*ST公司,2021年若继续触及退市指标,将直接退市 。在《指南》发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