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广东怀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肇庆怀集县盛大开幕。蔬菜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喻景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应邀参会致辞,权点并围绕“以大食物观为指引,三句话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授课,岭南解读蔬菜产业发展的蔬菜亮点 、痛点及要点。院士喻景
“怀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权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不断优化种植结构 ,提升蔬菜品质,赢得了‘岭南蔬菜之乡’的美誉 ,是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全国重要的冬种蔬菜基地。”喻景权在致辞中表示,在实现“蔬菜自由”这件事上 ,怀集蔬菜达成了三个“最”:一是最有乡味 ,怀集特产“六十日黄菜”已有百年的传承历史,岭南乡土风味尽在舌尖;二是最有港味 ,怀集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面积最大县 ,也是广东省县级供港蔬菜基地最多的县;三是最有品味 ,“怀集味道”区域公用品牌获中国首届县域品牌擂台赛铜奖、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荣誉称号。
结合个人研究方向 ,喻景权认为创新蔬菜栽培模式、提升设施化水平是推动怀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大力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 ,突出蔬菜生产机械化 、智能化是实现怀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才能形成推动怀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
民以食为天。树立大农业观 、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在主题授课中,喻景权指出,作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事关国民生活日常及乡村振兴的成色 。
“我国蔬菜产业历经缓慢发展期、改革调整期、迅猛发展期以及提质增效期 ,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当前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喻景权认为,挑战主要来源于灾害性气候频发,致使蔬菜供应与价格波动频繁;肥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引发诸多环境隐患;土壤健康维持困难 ,给持续生产带来阻碍;消费者对蔬菜品质要求不断攀升,现有技术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后继从业人员短缺等问题突出 。
针对这些产业痛点,喻景权院士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在产业布局上 ,应顺应社会变化趋势 ,推动蔬菜产业 “南移西跨” ,充分挖掘南方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潜力,提高产量水平 。技术创新方面,需构建现代化设施和省力化生产技术体系 ,通过应用新结构、新材料 、新技术提升设施性能,同时强化机械化、智能化建设,借助新一代传感器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在品质把控环节,要从品种选育 、肥水管理 、环境调控等多方面入手 ,改变传统重产量轻品质的生产模式 ,鼓励采用基因组学和精准育种技术 ,切实提升蔬菜的品质与口感。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高度重视土壤地力提升 ,通过增加有机肥使用 、推进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开发微生物菌剂等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在生态健康和绿色发展层面 ,构建绿色生产技术体系迫在眉睫,减少化肥使用,推广生态循环与封闭式栽培模式 ,以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面对土地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要积极拓展资源利用边界 ,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延伸,大力发展新型设施农业 ,有效利用荒漠戈壁等非传统耕地资源 ,保障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 。
会上,喻景权院士和众多专家学者还见证了“怀集 ‘12221’市场体系建设十大行动”的发布以及蔬菜电商擂台赛的启动 ,同时 ,怀集蔬菜产销联盟的成立揭牌,“岭南蔬菜之乡”项目签约为怀集蔬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怀集菜心、怀集“六十日黄菜”等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芥蓝、西兰花 、甘蓝等143个蔬菜新品种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