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1E5B2CC004'></code><style id='1E5B2CC004'></style>
    • <acronym id='1E5B2CC004'></acronym>
      <center id='1E5B2CC004'><center id='1E5B2CC004'><tfoot id='1E5B2CC004'></tfoot></center><abbr id='1E5B2CC004'><dir id='1E5B2CC004'><tfoot id='1E5B2CC004'></tfoot><noframes id='1E5B2CC004'>

    • <optgroup id='1E5B2CC004'><strike id='1E5B2CC004'><sup id='1E5B2CC004'></sup></strike><code id='1E5B2CC004'></code></optgroup>
        1. <b id='1E5B2CC004'><label id='1E5B2CC004'><select id='1E5B2CC004'><dt id='1E5B2CC004'><span id='1E5B2CC004'></span></dt></select></label></b><u id='1E5B2CC004'></u>
          <i id='1E5B2CC004'><strike id='1E5B2CC004'><tt id='1E5B2CC004'><pre id='1E5B2CC004'></pre></tt></strike></i>

          嘉盛财经网
          嘉盛财经网

          拆解“蔚小理”财报 :蔚来营收最高,理想最赚 ,小鹏卖的最多 小鹏汽车以25666辆排名第一

          来源: 发表时间:2025-10-05 20:22:44

            11月29日,蔚小理理想汽车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拆解财报至此 ,蔚营造车新势力蔚来 、收最理想、高理小鹏的想最三季度财报成绩单交齐 。

            第三季度最大的鹏卖变局在于交付量。小鹏汽车以25666辆排名第一,最多理想则以25116辆紧随其后,蔚小理而过去的拆解财报“销管”蔚来则以24439辆的交付量排在末位 。

            销量拔高 ,蔚营小鹏汽车的收最亏损压力却未缓解,小鹏汽车也是高理“蔚小理”中亏损最大的车企。

            除了交付量之外 ,想最“蔚小理”的鹏卖利润之争也相当胶着 。

            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中 ,蔚来汽车得益于高端市场定位,营收遥遥领先 。但具体到毛利率、净利润这些数据上,理想汽车更占上风 。

            第三季度 ,“蔚小理”们各有欢喜,也各有忧愁 。

            蔚来最大  ,理想最赚 ,小鹏最多

            从三家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 ,第三季度蔚来、理想和小鹏的营收都实现了很大增长 。其中,蔚来三季度收入为98.1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6.6% ,环比Q2增长了16.1%;理想三季度收入为77.8亿元,同比增加209.7%,环比增长54.3%;而小鹏三季度收入为57.2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187.4% ,环比第二季度增长52.1%。

            增速方面 ,理想较为迅猛 ,小鹏次之,蔚来增速依旧放缓。

            虽然营收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但三家公司的经营依然处于亏损的状态 。其中 ,蔚来三季度净亏损为8.3亿 ,同比收窄20.2%;理想净亏损最低 ,净亏损为2150万元,同比减少79.9%。

            蔚来和小鹏都在减小亏损的幅度 。尤其是理想 ,相比于二季度的2.4亿减少至2150万元 。

            而小鹏则是“蔚小理”中亏损数额最高的 ,高达15.95亿,较今年第二季度11.94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 ,环比增长33.5% ,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1.49亿元相比增长了38.38% 。

            综合毛利率方面 ,理想以23.3%坐拥第一,蔚来以20.3%紧随第二。小鹏则以14.4%垫底。

            虽然在亏损和毛利率上 ,小鹏都只排在第三 ,但在交付量上 ,小鹏领跑“蔚小理” 。

            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Q3汽车交付量为25,666辆,为季度新高 ,较2020年同期的8 ,578辆同比增长199.2%  ,较2021年第二季度的17,398辆环比增长47.5% 。

            在这其中 ,小鹏P7(配置|询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它的交付比例占了总交付量的77%。

            而第三季度 ,理想的交付量为25116辆;蔚来则以24439辆的交付量排在第三 ,其中 ,ES6 、EC6和ES8分别交付了11271台 、7750台和5418台 。

            交付量也是第三季度“蔚小理”最大的变局  。

            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 ,蔚来过去几年一直是“老大哥”的地位 ,但是从第三季度开始,曾经的“销冠”蔚来销量却开始掉队  。

            7月,蔚来销量被小鹏 、理想反超 ,仅交付7931辆掉到第三位。

            8月 ,蔚来销量不仅不敌理想 、小鹏 ,甚至被第二梯队的哪吒反超。理想8月交付了9433辆,破了自己的月度交付记录,小鹏交付了7214辆  ,哪吒交付6613辆,而蔚来仅仅交付了5880辆。

            9月 ,蔚来才以10628辆的成绩重新夺回月度交付冠军的宝座。小鹏汽车以10412辆紧跟其后 ,而理想则以7094辆垫底。

            第三季度 ,“蔚小理”在交付量上可谓是竞争焦灼,轮流坐庄 。

            总的来看,Q3小鹏卖的最多  ,理想毛利率最高,亏损最少,依然是“蔚小理”中最赚钱的,而蔚来营收最高 。

            各有欢喜,也各有忧愁

            从财报中不难发现 ,三家车企各有欢喜 ,也有各有忧愁。

            蔚来虽然营收依然是第一,来到98.1亿元的高位,离百亿营收只有一步之遥,20.3%的毛利率也较去年同期的12.9%有明显提升 。但交付量的下跌 ,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

            如果只看第三季度蔚来24439辆的交付量 ,与理想和小鹏的差距并不大,但是时间线拉长 ,就可以看到蔚来在交付量上的交付压力。

            首先是10月蔚来交付量仅3667台,刷新了蔚来前三季度的最低分数,环比下降六成,跌落至第五。彼时 ,蔚来官方以“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基地生产线完成阶段性升级”为由,解释了交付量“脚踝斩”的原因  。

            但从1到10月来看 ,蔚来总交付约6.9万台,“造车第二梯队”哪吒汽车交付4.9万台;而在去年蔚来交付量超4.3万台 ,哪吒仅为1.5万台 ,双方差距正在缩小 。

            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 ,蔚来汽车CEO李斌再次解释:“目前交付量主要受供应波动的影响 。”

            但不可否认的是,蔚来目前主要还是通过江淮汽车的代工厂来实现生产 ,而在自主产线的建设上,蔚来投入巨资的合肥工厂预计要在明年三季度才能建成投产 ,预计年产能是六十万辆。而小鹏汽车在今年年底就将用上自己的肇庆工厂实现自产。

            在产线建设或将拉开差距。

            而虽然小鹏在第三季度交付量上交出一张喜人的答卷,从二季度的交付量第三直接跃升至第一  。

            但与此同时,三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几乎相当于蔚来的两倍 ,并且随着后续芯片研发的持续投入,仍然面临亏损持续扩大的风险。

            根据财报显示 ,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15.9亿元 ,同环比均有所上涨 ,其中环比亏损扩大至10.4%,比彭博社此前的预期高出5亿元 。

            小鹏汽车在财报中也提到 ,亏损扩大主要是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增加等因素。根据财报,小鹏汽车三季度研发开支费用高达12.64亿元,环比二季度8.63亿元增长46.4%。据悉,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新车型小鹏G9 、小鹏P5(配置|询价)的研发,以及支持未来增长的相关软件技术和研发人员增长等 。目前小鹏P5处在产能爬坡阶段,而距离小鹏G9上市仍有一段时间,两款新车的研发投入转化较慢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仍将短期业绩承压 。

            而理想在第三季度的表现 ,在营收增速和毛利率上都位列榜首 ,但产能和研发始终是理想汽车绕不开的两道难题 。

            在研发支出方面,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研发费用为8.885亿元  ,蔚来达到11.931亿,小鹏汽车的研发开支则为12.64亿元 。理想依旧在“蔚小理”中垫底 。

            尤其,理想汽车很快将面临“纯电大考”  ,而开发纯电车型则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开辟一条新路线 ,加大研发势在必行,而这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无疑会影响盈利。

            并且,蔚来、小鹏已经有纯电经验,理想的容错率更低。

            除此之外 ,理想的常州工厂也面临产能紧张的压力 ,而北京绿色智能工厂则到2023年年底才投产,一期仅实现年产10万台纯电动汽车 。

            “诸神造车”

            进入2021年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越发明朗。根据国信证券预测,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从2020年的324万辆增至2025年的近1600万辆。预计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18%左右 。其中,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有望从2020年135万辆增至2025年的628万辆 ,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3%左右 。

            “蔚小理”的同行者也开始变多 ,除了要面对哪吒 、威马 、零跑等第二梯队们的贴身肉搏 ,还要面临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大厂躬身入局后的追赶以及大众 、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的加速布局。

            过去,第二梯队们都在“蔚小理”的聚光灯后,但今年 ,第二梯队们频频发力开始崛起,尤其是威马、哪吒、零跑今年先后传出正准备IPO,摩拳擦掌争夺造车新势力第四股。

            并且在10月交付量上,哪吒 、威马则分别以8107辆、5025辆的月交付量排名第二和第四  ,都超越了蔚来 。

            其中哪吒实现294%的同比增长 ,并在1-10月累计交付也实现同比398%达到近5万辆 ,由此也有人将其与“蔚小理”并称为“四大天王”。

            威马、哪吒、零跑甚至在今年放出豪言:“有信心成为头部玩家”、“稳居第一梯队” 、“三年超过特斯拉”。

            而百度和小米也加快了造车进程。

            11月27日,小米汽车正式宣布落户北京经开区,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而集度的智能驾驶则是以“周”为单位快速迭代,到今年年底SIMUCar就能实现城市域 、高速域的智能辅助驾驶。集度的模拟样车也已进入到动态测试阶段。

            而传统车企的优势也依然存在。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 ,2021年1-10月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名中  ,传统车企占七成 ,包括五菱宏光、比亚迪、长安、奇瑞等 。

            “诸神造车”的大浪潮下,“蔚小理”面对的竞争日益激烈 ,贴身肉搏的拼杀即将到来 。

          相关栏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