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共享贵玩共享充电宝服务的充电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至2028年以36.9%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 。]
2021年,宝怪不赚共享充电宝行业走入变局。现象头部企业表现抢眼 ,价格怪兽充电登陆美股市场、共享贵玩街电和搜电合并为竹芒科技、充电小电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宝怪不赚
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 ,现象共享充电宝服务加速市场渗透 。价格公开资料显示 ,共享贵玩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充电小电科技已拥有超过71万个点位,宝怪不赚已投放近600万个充电宝,现象竹芒科技今年的价格在线商铺点位则合计已突破100万 。
与此同时 ,共享充电宝企业正陷入一场内耗战 ,为了挤掉竞争对手、占领优质商户,这些企业以高分成和高入场费换取扩张空间 ,但由于点位大规模扩张 ,商户的流量和利润被摊薄 ,部分合作商户表示盈利情况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为这一变化买单,充电宝的租赁费用一路上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共享充电宝服务的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至2028年以36.9%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并于2028年达到1061亿元的总市场规模 。到底是千亿生意 ,还是增收不增利的僵局?共享充电宝行业谜团待解。
商户分成不低可赚不到钱
“想把它撤了 ,挣不了几个钱 。”在被问到共享充电宝收益如何时 ,商户老板邢玮向记者抱怨。
“我这儿人流量是很不错的 ,所以之前一朋友就劝我在门口放一台共享充电宝(柜机) ,说一个月可以拿300到500块的收益,我就安装了。”邢玮在上海中心城区开了一家社区服务店 ,门店位于街边,属于人来人往的交通枢纽。
令邢玮失望的是 ,从安装到现在,共享充电宝带给他的收益没一个月超过200元,大都在100元上下浮动,“最多的一个月是190块 ,最低的是第一个月,才52块,”邢玮表示,“就这点收益,不如不装。”一方面占用店铺门口的空间 ,另一方面每天还需要拔电和插电 ,邢玮觉得很麻烦。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诸如邢玮这样想退出的商户不在少数。
共享充电宝企业给商户的分成并不低,通常至少在五成以上 。但随着点位扩张,竞争者众 ,部分商户分得的人流减少,越来越少的收益让他们萌生退意。
一年前 ,某二手平台上卖共享充电宝的还是消费者居多——因忘记归还 ,消费者不得不以99元的价格买断充电宝,转而在平台上卖二手 。
但如今上二手平台搜索会发现,搜索结果多了些批量卖共享充电宝的卖家。据卖家所述 ,这些被售卖的充电宝大都是从店铺渠道退回的,非全新 。
按照不同的成色 ,二手共享充电宝价格多在10~30元之间浮动,尤其以10~18元包邮的定价居多。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史慧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共享充电宝行业以覆盖率为王 。”对于商户来说 ,周围的点位越少对自己越有利,但对于企业来说 ,赢得更多点位就是赢得更多客流。
靠着直营+代理的模式 ,共享充电宝品牌还在继续扩充自己的点位 ,向着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沉。但随着点位增多 ,也存在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怪兽充电单个点位平均营收为4231元/年,而这已经是行业内较好的收入数据 。
企业为谁“打工” ?
虽然部分商户并不挣钱,但业内一直有个说法,共享充电宝企业是在为商户“打工”。
充电宝的租金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 ,但租金以佣金的方式大都分到了商户的荷包。在佣金之外 ,针对部分优质点位,企业还得支付入场费。
小电科技的招股书显示 ,2020年其共享充电宝的租赁收入约为19亿元,其中给商家的激励费超过10亿元。拆分来看,包括了约3亿元的入场费,以及7.1亿元的佣金 。从2018年、2019年到2020年,小电的激励费率(激励费除以同期共享充电的收益)分别从25.2%、44.2%涨到54.5% 。
怪兽充电的激励费也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的激励费率从2019年的48.2%提升至2020年的58.1%。在扣除激励费、业务拓展人员的报酬、行政开支 、研发开支、折旧等一系列费用后,留给企业的利润并不多。
怪兽充电财报显示 ,2021年上半年其营收18.2亿元 ,净利润2330万元,由此计算其202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率仅有1.28%,而2019年、2020年其净利润率分别是8.2% 、2.7%,呈下滑趋势。
那么 ,企业盈利难,大部分商户挣钱也难 ,共享充电宝行业谁是赢家 ?答案是小部分优质商户。马太效应之下,20%的商户挣了80%的利润。
上海徐家汇商场某餐饮店的店员告诉第一财经 ,店里的充电宝平时交易五六十单没有问题 ,“周末的话只会更多 。”在上海人流量集中的购物商场,充电宝价位多定在4~6元之间,而这家店的定价为5元/小时 ,按平均每天60单来算,其日流水就能达到300元,一个月这个点位的营收大概能达到9万余元。对于这些点位来说,共享充电是增收的好方式 。
除热门商场的店铺外 ,如景区这样封闭环境下的热门区域人流也只多不少 ,不愁挣钱。此前,怪兽充电与上海迪士尼以及上海欢乐谷都达成了独家合作。
记者注意到,在欢乐谷和迪士尼园区内,怪兽充电的价格都为6元/小时 ,每24小时封顶价格为30元 。这已经是目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较高价 。尽管如此 ,在园区内,充电宝站点设置得并不少,但在热门时段 ,往往因为使用频次太高导致充电宝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充电,顾客甚至无“宝”可借,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这样的优质点位往往伴随不菲的入场费 。“由于优质点位稀缺 ,商家掌握较强的自主定价权 ,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入场费和分成费以占领点位,因此充电宝企业需要支付高昂的入场费和商户分成费 。”史慧伦表示 。
一位代理商透露,行业内优质商户的品类包括酒吧、网吧 、KTV、游乐园等娱乐场所,以及餐饮、酒店 、便利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得益于较高的人气,优质点位所得的分成费也会更多 。
在采访中,邢玮就向第一财经透露,目前大部分商户的分成比例在50%~70%之间 ,但部分月流水高的商铺,“比如七八百以上”,就能和企业二八分成 ,商铺获得80%的收入。
共享充电宝为何越来越贵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共享充电宝企业为商户输送了大量入场费、租赁分成,企业想要继续活下去、活得好,只能一路涨价。
共享充电宝踩准电量焦虑的痛点,消费者不得不为其高单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