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独具清远特色的加法进阶年货一条街在广州北京路抢滩登陆,这也是值乘清远在全省率先开展“过大年”活动,吸引了众多湾区市民火热参与 。法铺人气爆棚的百亿产业背后 ,既是“清远好风土”特色农产品的无限魅力,也是从素清远“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的澎湃活力。
北京路变“清远街”,处处年味足 。值乘
活动中,清远特色歌舞快闪表演集聚了众多游客围观。百亿产业
2022年来,快评清远市以工业思维、从素系统思维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 、西牛麻竹笋 、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五大百亿级”产业 。其中清远鸡产业、西牛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今年率先突破百亿大关 ,分别达110亿元、109.65亿元 。
不妨想象一下如此场景——吃一口嫩滑的清远鸡,尝一块爽口的西牛麻竹笋 ,品一叠清甜的连州菜心,干一碗热气腾腾的清远丝苗米饭,再饮一盏香气浓郁的英德红茶,一桌之上,一餐之间,便可尽享清远美味之精华 、感悟清远风土之淳厚。“一桌菜”背后传达出来的融合理念 ,也正是清远农业华美蝶变的关键密码之一 。
融合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 ,就是链条化 ,即一二三产业融合 ,通过延伸加工 、销售环节 ,实现产品市场价值和生产者分享价值 、产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同步提升;横向融合,就是系统化,即将土地 、装备、技术 、人才 、资金 、市场等要素优化配置,形成内生动力强劲、配套支撑有力、运转协调有序、循环良性可持续的综合产业体系 。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清远都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这看似容易,其实并不简单 。作为山区市,清远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土地零散等硬杠杠制约。面对难题,清远的办法是以集约化换规模化 ,即通过做大经营主体推动整合资源要素。这一点 ,在清远鸡、麻竹笋两个百亿产业上体现尤为明显 。2022年到2024年 ,清远鸡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从16家增加到26家 ,增长62.5% ,麻竹笋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从4家增加到9家,增长125%。龙头壮大了 ,“公司+农户”的磁场效应更强了 ,土地等要素资源便实现了“不合之合” 。
用工业化思路改造农业是将要素加法作成价值乘法的必由之路 ,这是清远“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发展之路的另一个启示 。这方面主要有两个着力点 ,一是标准 ,二是品牌。在标准方面 ,传统意义上,农产品属于非标产品,两个麻竹笋难以像两台手机一样做到从内到外完全一致。然而 ,农产品同样可以通过投入品 、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化实现过程标准化,进而最大限度实现结果标准化。清远鸡和麻竹笋出台27项地方或团体标准,加工环节全面实现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在品牌方面 ,长期以来 ,农产品有品无牌问题突出 。而今,清远鸡、西牛麻竹笋虽然仍采用“地域名称+产品名称”的组合方式 ,但已绝非停留在口耳相传的低级层面 ,而是成了头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麻鸡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等光环的现代品牌,具有特定性、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