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DJI大疆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无人玉米飞防新篇章”无人机玉米测产交流会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
。机助此次活动聚焦农业无人机在玉米中后期管理中的力玉应用,探索科技如何助力玉米增产增收。米增国内主流媒体代表、不下农业专家及种植大户等50余人 ,地也大疆共同见证了这一农业科技盛事。干农业
玉米是无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高达6.6亿亩,机助是力玉主要的粮食作物来源,也是米增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玉米增产增收 ,不下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疆农业表示 ,如何借助科技提高玉米植保作业的效率和生产产量 ,也是他们一直在践行的事情 。
玉米中后期管理难
不下地也能干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3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约6.63 亿亩,占所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约 37% 。
传统地面设备作业效率低下,且易造成轧苗减产,而农业无人机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闫晓静表示 ,玉米全生育期中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蚀 ,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植保作业,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长久以来 ,我国的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对中后期管理重视不足,主要也是迫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因为玉米在抽雄期之后会达到 2.5-3米,比人的身高还高,且玉米的种植密集 ,人工钻进去打药非常困难,且容易中毒;而若是用拖拉机进去施药,则会压倒部分作物,损失产量 ,而且雨后泥泞时无法作业。
大疆农业解决方案工程师程忠义介绍,传统地面打药设备容易造成轧苗 ,导致产量损失。如遇雨后作业,还容易存在陷田的情况,无法及时防治病虫害。在玉米中后期由于植株较高,传统机械和人工作业则无法下地,因此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容易放任不管。农业无人机在玉米平均覆盖率不到20% 。“在玉米种植早期,我们通常采用农用四轮车进行喷洒,但是会有轧苗的情况,效率不高产量低,后期长高了就不打药了,主要是以往没办法打 。”通辽市种植大户赵宏诚说道。
无人机解决农户痛点
玉米产量提高10%
农业无人机因其不受地形限制,不轧苗 ,飞行平台具备好操作 、图传稳定等特点,可全程运用于玉米植保环节,能够有效解决玉米中后期施药难、病虫害不好防治等问题 ,避免作物减产。
据了解 ,大疆农业T60 农业无人机,具备50公斤喷洒载重和60公斤播撒载重的能力,大田作业效率能够达到1000-1200亩一天。面对玉米高杆作物,大疆四天线 O4 图传系统可保证画面流畅稳定,并实现传输距离远至 2 公里。当遥控器信号遮挡严重时,还可自动切换为 4G 数据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