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玻璃货物再现涨停
,玻璃主要受到上证指数拉涨及华东地区报价上行的货物激励
,如果从玻璃产业链结构来分析,再现涨停追多玻璃价格重心提升难以一蹴而就,短期短期操作仍需谨慎对待。需谨
产能扩张仍未停止
从中国玻璃信息网较新数据来看,慎市2012年国内新增浮法玻璃生产线19条
,场研新增产能0.8亿重箱 ,玻璃全国浮法玻璃总产能达9.42亿重箱,货物即使考虑停产、再现涨停追多冷修及产能建设速度的短期影响
,有效产能亦较2011年提高了近10% 。需谨但实际产量不增反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慎市2012年1-11月国内平板玻璃累计产量仅为6.57亿重箱,场研同比下降3.3%,玻璃可见有效产能的实际负荷率明显下降。由浮法占平板玻璃90%估算,2012年国内浮法玻璃产能的有效利用率将降至68%,而2009-2011年这一数据在80%左右。此外 ,2013年计划点火的浮法玻璃生产线达到16条,届时还将大大增加产能
。
从库存数据上看,虽然2012年平板玻璃产量明显下降 ,库存却维持在高位水平 ,并有小幅上升
,从侧面印证了国内玻璃行业整体的供应能力处于非常充沛的状态。
需求过剩格局难改
近期平板玻璃需求改善预期较强
,主要来自于城镇化概念 ,但其实际效果有限 。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2012年底发布的《未来十年(2011-2020)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未来十年
,我国城市化率将以年均1.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为1700万人,以人均30平方米住房面积计 ,新增住房需求将超过50亿平方米
。据估算,对于普通住宅
,其建筑面积与玻璃使用面积之比在1:0.5左右,即城镇化带来的新增玻璃需求在每年2.5亿平方米左右
,大致为6250万重箱(以5mm建筑玻璃计),大致能够消化2013年玻璃的新增产能,将有助于降低过剩程度。
从房地产相关指标来看 ,2012年11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5.71 ,已连续两个月回升 ,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在企稳回升。但考虑到玻璃在建筑周期中的使用时间,这一预期回暖传导到实际玻璃消费上仍需较长时间,从11月的房屋竣工面积来看
,累计同比仍在下降之中
。预计到2013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回暖对玻璃需求的实际拉动才能表现得比较明显 。
在2013年经济的弱复苏背景下,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程度将有所降低,但过剩格局难以扭转 ,玻璃货物在2013年的价格重心将有所抬高 ,但受到产能过剩制约 ,趋势性上涨难度依旧非常大。因为一旦利润回升,产量提升的空间较为巨大,并进一步增加后期的供应压力
,因此毛利率、停窑率
、库存及期现价差等指标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期现价差制约期价拉升幅度
周末华东基准地华尔润报价上调20元/吨,报1392元/吨,对期现价差收敛有所推动,也成为发生反应玻璃货物拉涨的因素之一。1月17日华东地区将召开价格研讨会 ,市场预计此次会议定价将有所上调,为春节后市场价格上调形成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