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诱惑力400km就已经是调查大部分电动车的续航极限,而后随着电池技术的报告突破,续航里程持续提升。获近航仍到了2020年 ,成参持小鹏P7一举将电动车续航带入了700km大关。极具而在今年,诱惑力广汽埃安AIONLX(配置|询价)Plus 、调查蔚来ET7(配置|询价)等车型的报告推出则宣告了1000km续航的到来 。
在近期举办的获近航仍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AIONLXPlus首发亮相,成参持该车CLTC工况下续航可达到1008km 。极具同样现身于此次车展的诱惑力蔚来ET7续航也突破新高,据悉若选择搭载150kWh电池包,调查该车NEDC续航便能超过1000km。报告
广汽埃安AIONLXPlus;图片来源:广汽埃安除此之外 ,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今年年初发布了智己L7,新车最高支持近1000km续航 。梅赛德斯-奔驰则被爆计划于明年1月发布全新纯电动概念车EQXX,该车型最大亮点是具有超过1000km的续航里程以及超低风阻 。
尽管从数量上看仍然屈指可数,但1000km续航确已到来 。不过针对此,业内外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追求1000km及以上续航并没必要 。针对此,盖世汽车近日展开了有关“1000km续航必要性”的调研 ,近2000人参与到此次调研中 。
一直以来,续航都是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痛点之一,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车的重要因素。而在此次调研中 ,有28%的参与者认为“新能源汽车续航没必要做到1000km或更高”。
而从原因来看,最为关键的一点是 ,续航达到1000km,似乎并不能彻底缓解里程焦虑 。从此次调研结果来看 ,在“反对派”中 ,三成以上认为“相较续航,补能便利更能缓解里程焦虑”。
有电动汽车车主向盖世汽车表示,用燃油车之所以不会焦虑,是因为你知道附近一定有加油站,而且加油的速度非常快 ,而就电动汽车而言,即便是续航达到了1000km ,如果补能设施覆盖得不够多,且补能速度不够快,也仍然会有焦虑 。
另外 ,价格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此次调研中,28%的参与者表示,高续航车型通常价格较高 。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前文所提到的车型来看 ,蔚来ET7电池提供了70kWh 、100kWh和150kWh三种容量可选,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500km、700km和1000km,售价区间为44.8万-52.6万元;智己L7的起售价也达到40万元;广汽埃安虽没有公布AIONLXPlus具体价格 ,但据了解 ,该车型预计主打目前最热门25-35万元级别,将与比亚迪唐EV、特斯拉ModelY等车型展开竞争,价格自然不会太低。
当然,在反对1000km续航的声音背后还有用户对此类车型安全性的顾虑。在此次调研中,有两成参与者对高续航车型的安全性有所担忧。
根据官方信息 ,广汽埃安AIONLXPlus电池能量密度为205Wh/kg,智己L7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 ,蔚来ET7所使用的150kWh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则达到360Wh/kg ,奔驰虽未公布VisionEQXX的能量密度,但官方表示,相比奔驰EQS电动旗舰轿车的电池组能量密度,VisionEQXX概念车的电池组还将要提高20%。
蔚来150kWh电池采用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360Wh/kg能量密度;图片来源:蔚来汽车由此可见,电池能量密度正不断飙高 。而据了解,高能量密度电池最大的威胁之一就是安全性很难把控 ,如此高的电池能量密度对于电池安全性防护是非常大的考验。
此外 ,部分参与者认为 ,做1000km续航技术难度较大 ,没必要浪费相关资源 。
要知道 ,近年来,全球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但续航难题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即使是电动汽车增速凶猛的今天,能够在续航上超过600km的纯电动车型依旧屈指可数,想要突破1000km这个大关的难度可想而知 。
12月2日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明确表示,1000km续航车型是小众市场,成本过高,做到“1000km续航+几分钟充满电+安全且成本低”仍然不可能 。
总之 ,对于相关企业来说 ,要去实现新的突破 ,势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以及财力 。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曾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续航超过1000km续航 ,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消费者刚想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又对电池产生了依赖 。
此外亦有网友留言表示 ,做高续航车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资源角度来看,现在技术没突破前,续航越大 ,意味着用稀有金属的料越多,真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
尽管考虑到诸多因素 ,一部分人认为1000km续航并没必要发展 ,但从此次调研结果来看,支持1000km续航的参与者明显更高,占比高达67%。这一定程度说明 ,即便还有很多顾虑,1000km续航的“诱惑力”仍然不小 。
前面提到 ,单纯依靠1000km续航可能并不能彻底缓解里程焦虑,但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1000km续航可满足更多的出行需求,极大缓解里程焦虑。此次调研显示 ,认为有必要追求1000km续航的参与者中 ,近六成认同这一点。
这并不难理解 。要知道 ,如果是日常通勤,很多人一个月甚至都开不了1000km,也就是说,他们一个月只要充一次电就可以了。如果是长途出行 ,充满一次电 ,活动半径相较500km左右的续航也能扩大不少 。粗略举例 ,南京和北京的距离约1000km,这意味着中途可以不用补电 。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当新能源汽车补能设施密集如加油站就不需要1000km续航了。但“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 ,补能设施要跟上 ,1000km续航也要有。就像如今共享充电宝网点已极其密集,但长续航手机依然为消费者所喜爱,而相关厂商也依旧将长续航作为主要卖点之一 。
另外,从行业角度来看,1000km或更高续航与补能设施互补 ,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普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作出碳中和以及碳达峰承诺 ,并大力践行,而在双碳目标下 ,新能源要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新能源汽车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换句话说 ,如果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快发展,意义重大。
至于汽车消费者所关心的超长续航车型的安全 、成本等问题 ,其实可以交给技术去解决 。可以看到 ,在电池安全方面,相关企业正不断推进技术的突破。以广汽埃安AIONLXPlus为例,其采用的是其自主研发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
据盖世汽车了解 ,目前相关厂商通常从正负极两方面寻找突破口,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而就正极而言 ,业内常说的NCM811三元锂电池基本已做到了三元电池的极限,基于此,要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需从负极想办法。
资料显示,目前业内在锂电池的负极基本上都是石墨 。它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单位重量内含有的电池容量) ,而硅基负极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为提高能量密度,企业通常会往石墨中注入硅,但硅不稳定 ,容易膨胀。因此最好的方案是二者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既能保证能量密度,又能保证安全稳定性。
广汽埃安AIONLXPlus采用“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图片来源:广汽埃安而据了解,广汽埃安采用了“纳米复合硅技术”“自修复功能的粘结剂技术”“梯度复合涂布技术”等,让电池内部的硅负极片变得像海绵一样柔软有弹性 ,使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收缩被限制和缓冲,不会碎裂。同时,让硅负极发挥出大容量的优势 ,像海绵吸水一样,储存更多的能量 。
固态电池是另一种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蔚来ET7的150kWh电池包就采用了固态电池 ,其电芯密度达到 360Wh/kg ,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50%。据悉,相比现行的液态电池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当然 ,广汽埃安AIONLXPlus还未上市,蔚来ET7也尚未交付到车主手上,上述所谓的技术创新如今仍然只是理论数据 ,尚未带给车主实际感知。对于这些车型的实际表现,我们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但从以往诸多案例来看 ,或许“你可以永远相信科技的力量” 。
综合以上,1000km续航仍极具“诱惑力”,而并非“没有必要”,且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1000km续航有望正越来越靠谱 。
2025-10-05 15:16
2025-10-05 14:38
2025-10-05 14:32
2025-10-05 13:53
2025-10-05 13:34
2025-10-05 12:55